Powered by RND
PodcastsEnsino救生日常

救生日常

蕉哥
救生日常
Último episódio

Episódios Disponíveis

5 de 261
  • 新聞報報 #228|在海邊躺著游泳如何定位/水肺潛水溺斃被救裝備竟不在/關於風險自負
    哈囉~大家好,我是蕉哥。 之前日本贈送「浮標型水位計」,在馬太鞍溪堰塞湖面投放成功,並立即回傳水位資料。 影片提供了救難人員在此游泳攜帶浮標的方式,教科書級的救生員四式操作。 0:29:抬頭捷游向岸邊 0:55:改抬頭蛙游向水位計 1:06:拿到水位計以後,雙手持水位計踢短蛙 1:19:因直升機引起的水花太大,改救生仰泳破風浪 ┄┄◇◆☆★◇◆┄┄ ⚡️ 本週精選內容 ▍在海邊躺著游泳如何定位 躺著游泳,在海邊最難的就是定位,因為你沒有辦法看天空定位 所以要怎麼辦呢? 你可以看旁邊、看後面、看不會動的東西(像是建築物)。 建議不要看車子、帳篷,因為這些都是可能會隨著時間換位置。 樹跟消波塊、電線桿雖然不會動,但因為長得都很像,很容易忘記原本看的是哪一顆,不太推薦。 大家一定都會游歪,但這是在開放水域游泳很重要的一項練習,千萬不能懶! 👉 完整影片:https://youtube.com/shorts/SsMvgTRtF-c?si=NZjm4XfhL24yVSci ★★★ 👨‍💼 新聞報報 ▍男小琉球「水肺潛水」溺斃,救起時「裝備竟不在身上」 一名男子進行水肺潛水時一度失聯,海巡署人員找到人時,對方呈現昏迷狀態,熱心民眾與時間賽跑不停CPR,不過男潛客送醫搶救仍宣告不治。 目擊民眾表示,當時看到男子沒有穿裝備,據說是因為嫌太重而脫下來,連救生衣都沒有穿。參與救援的民眾提到,他們是先看到潛水裝備浮出水面,卻遲遲未見男子蹤影。 ┄┄◇◆☆★◇◆┄┄ 這大概是今年看過最匪夷所思的操作了。任何水域活動,拋棄裝備都是不得不的狀況才可能發生的事。 新聞中的潛水教練也有解釋,水肺潛水的救生衣BCD能夠自由調整浮力,通常與氣瓶成為一組,而一般救生衣則是固定浮力。少了這些關鍵裝備,容易在海中遇到危險。 小琉球的假日人潮到底有多可怕,相信大家都知道。穿著潛水裝大家都很像,有時候心思跑掉走馬亂花晃晃,跟錯人的事情的確可能發生。 但是走丟後該如何等待救援的操作,應該在行前計劃的時候教練都會告知。為什麼會發生如此扯的事情,真的是不得而知了~~~ ★★★ 📒 好文章分享 ▍關於風險自負 ​ 這個議題最近很夯,因為太魯閣堰塞湖的關係導致大範圍封山,引起登山界與民眾雙方廣泛的討(ㄇㄢˋ)論(ㄇㄚˋ)。 在水域領域,也有一樣的問題。也想藉此跟大家互動,那什麼是玩水的時候的風險自負? ┄┄◇◆☆★◇◆┄┄ 就如"登山安全是自己的責任"一樣,蕉哥也一直在推廣"玩水安全是自己的責任"。 而這個負責的概念,可能包含: 1、評估天氣是否適合玩水? 2、要準備哪些裝備? 3、自己遇到意外該如何自救? 4、同行者遇到意外該救援? 5、如果無法救援跟自救,該如何待援? 在台灣,到處都插著"水深危險、禁止戲水"的牌子(水不深要怎麼玩水??),剝奪了許多玩家玩水的自由。 我們一直在努力,教學民眾學會水域安全觀念和水中自救技巧,就是希望大家都要有能力,為自己的安全負責。 不過我也相信,很多人喜歡將責任外包,外包給同行友人、家長、帶隊教練、消防、海巡、政府。反正發生意外,千錯萬錯就是不是我的錯。 因此我們也會看到,玩水溺斃最後國賠的例子,然後就是海難封海、溪難封溪。我們的法規,把我們養成一個到處都是巨嬰的國家。 當然,蕉哥還是很期待,這個外包責任的文化,有一天會消失。不管是民眾的自我要求、政府的適當管理、法規的與時俱進。 不然台灣的溪海這麼美麗,不能親近真的太可惜了! /// 📌「像一條魚LikeAFish」 官網:https://likeafish.com.tw FB:https://www.facebook.com/belikeafish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ikeafish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9:37
  • 新聞報報 #227|去溪邊玩如何判斷渡溪點/女童跌落20公分生態池溺斃
    哈囉~大家好,我是蕉哥。 花蓮太魯閣又有堰塞湖形成,這次太魯閣堰塞湖的水色,真的是難得的湛藍,好懷念這裡! ​ 比較熟蕉哥的應該知道,以前我住過太魯閣四個月,在飯店當救生員。 ​ 當時跟客人介紹地理環境,不會說這條是"立霧溪",而是會說是"塔次基里溪。" ​ 待在飯店的這段期間,其實很少看到溪是清澈的,因為只要上游有下雨,水大概就會濁一個禮拜。 ​ 很難得,從光復的堰塞湖意外以後,台灣好一陣子沒下雨了,也才有這難得、這麼美麗的水色。 ​ 希望這次的鋒面,不要讓堰塞湖發生跟之前一樣的災情。 ┄┄◇◆☆★◇◆┄┄ ⚡️ 本週精選內容 ▍去溪邊玩,要如何判斷渡溪點呢? 過溪的時候,可以看哪裡有疊石。有人疊石(如果他不是亂疊的),代表這邊可能是渡溪點。 通常河面比較窄,溪水流速會比較快;河面比較寬,水流會比較不湍急,水深也會比較淺。 不過,這都是「通常」,實際上還是要多有一些經驗會比較知道怎麼判斷。 👉 完整影片:https://youtube.com/shorts/ZS_CxYF0Xzg?si=uI3M5m7Mv5nvhuMB ★★★ 👨‍💼 新聞報報 ▍竹北托嬰中心一歲半女童,跌落20公分生態池溺斃 新竹縣竹北市一間幼兒園附設托嬰中心,一名一歲半女童於戶外活動時不慎跌落園內約20公分深的生態池。 根據調查,當天上午女童疑因好奇觀看生態池水面,不慎跌落,當時照顧老師未能及時發現女童失蹤,直到別班老師清點人數時,察覺異狀,搜尋後才在池中發現女童。 ┄┄◇◆☆★◇◆┄┄ 20公分的水池,只要是沒有能力自己站起來、或是沒有意識的人,一樣是可以讓人發生溺水意外的。 尤其這麼淺的池子,非常容易被疏忽。 蕉哥之前也有提過,有救生員朋友在20公分的兒童池發現小朋友溺水,而且還是有家長帶的情況下。 小朋友的手上還有套手臂圈,但也因為這個裝備讓他產生了浮力,反而沒辦法自己站起來,救生員還被水中的溜滑梯設施擋住了視線。 好家在最後發現的早,沒有釀成大事。 請記住,基本上小朋友就是不能離開視線,不管他帶著什麼裝備,總是有可能有意外發生的時候。 -- 📣本週水安小知識 🌊 為什麼被溪流沖走很難自救? /// 📌「像一條魚LikeAFish」 官網:https://likeafish.com.tw FB:https://www.facebook.com/belikeafish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ikeafish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7:02
  • 新聞報報 #226|大武崙沙灘離岸流判斷/鼻頭角潛水失蹤/游泳書籍抽獎
    哈囉~大家好,我是蕉哥。 蕉哥上禮拜去花蓮溯了兩天溪,好久沒在花蓮溯溪了,水色驚為天人,好久沒看到水藍成這樣! 花蓮真的是好山好水的好地方,除了大家來救災以外,來花蓮在地消費,也是一種幫助花蓮的選擇。 ┄┄◇◆☆★◇◆┄┄ ⚡️ 本週精選內容 ▍大武崙沙灘離岸流判斷 大武崙沙灘的左側是消波塊,這邊會有離岸流一直往外帶。如果是在有浪的情況下,看起來就會蠻明顯。 之前有發生過「一日三起溺水」意外,都是在這個位置。 因此,如果你真的不小心漂出去,記得先往內側游,然後再往岸上切。這樣子,就可以脫離離岸流範圍,順利的游回岸上。 👉 完整影片:https://youtube.com/shorts/DORC5_SHnKs?si=8A8hz-CKP8cI-iCQ ★★★ 👨‍💼 新聞報報 ▍鼻頭角驚傳潛水失蹤,3人下水僅2人上岸 37歲莊男與一對夫妻相約下海潛水,卻疑似溺水失蹤。三人透過LINE社團認識,夫妻先後上岸仍未見莊男蹤影,立即通報請求搜救。 據了解,莊男透過LINE社團認識張男與林女,與2人並不熟識,也都缺乏共同潛水經驗。當天上午林女先被附近釣客救上岸,張男隨後自行上岸,但莊男始終未現身。 ┄┄◇◆☆★◇◆┄┄ 根據在其他地方看到的留言,現場其實除了釣客協助林女上岸以外,失蹤的莊男也有協助幫忙推,但浪變大將莊姓男子拉出去,人就不見了。 希望大家可以幫這位潛友集氣! -- 一般來說,鼻頭角公園是一個非常多人會去的家庭戲水景點,礁石內水深不深,也有一些些魚可以看,假日時總時人滿為患。 但礁石區外側 (鼻頭港外面那塊大礁石),水況就完全不是這樣子了! 聽說有流溝,水流超強,非常不適合游泳、潛水等各種活動。 只能說人如果不小心在強流區被流走,真的要趕緊丟浮具給漂走者。海上的人真的太小一個點了,尤其流亂的地方根本不知道人會往哪漂。 ★★★ 📒 好書分享 ▍游泳書籍抽獎 ​ 蕉哥最近接到一本關於繪本的掛名推薦 (自己還沒出卻先收到推薦XD),書名是《動物學校游泳課》、與《動物學校體育課》。 ​ 我必須說:原本以為繪本功能會更偏向是引起興趣的階段,但這一本的實務對照及操作連結度非常高! ​ 不只是舉了一種動物來做類比學習,還有符合該生物的特性。出版社也很阿莎力的要提供大家抽獎活動! ​ -- ​ Tag兩位身邊有小朋友的家庭,留言"動物學校游泳課",按讚並分享此貼文。 ​ **我們將於10/20抽出3位幸運粉絲,贈送繪本乙本(隨機送)。 ** ​ 如果你是身邊有小朋友、或身邊有家庭朋友的人,那你一定要參加喔! 👉 抽獎傳送門: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288374056422986&set=a.720566369870427 -- 📣本週水安小知識 🌊 海興游泳池環境介紹 /// 📌「像一條魚LikeAFish」 官網:https://likeafish.com.tw FB:https://www.facebook.com/belikeafish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ikeafish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9:14
  • 新聞報報 #225|練抬頭捷最好的方法/萬里桐2潛水客遭拖離岸邊/感官放大養成
    哈囉~大家好,我是蕉哥。 蕉哥上禮拜去溪邊玩水,看到一隻超大尾鱸鰻,當場嚇傻! 剛開始看到以為是我看錯了,想說這個小水彈怎麼可能會有這個。 後來再下去看,驚為天人,長度應該有1.5公尺以上,好怕他咬我。 ┄┄◇◆☆★◇◆┄┄ ⚡️ 本週精選內容 ▍練抬頭捷最好的方法,就是去溪邊 找一條溪逆流而上,你就會發覺: 划手頻率,大概會是正常在游泳池的1.5倍。 風景好、氣氛佳,練起来更有感! 越到水流的源頭,游起來就越吃力。 還要去抵擋潑過來的水花,感受更好~ 👉 完整影片:https://youtube.com/shorts/vvPGVF8coMI?feature=share ★★★ 👨‍💼 新聞報報 ▍萬里桐海域2潛水客遭拖離岸邊,SUP立槳業者下海救援 屏東恆春萬里桐海域10/5突然出現湧浪,有兩名潛水客遭到海流帶離,還好附近的SUP立槳業者及時發現趕緊下海救人,直到海巡警艇抵達將所有人帶回。 不過事後發布新聞,卻把救人的SUP業者誤指為獲救的遊客,引發業者不滿怒轟海巡署實在傷人。 ┄┄◇◆☆★◇◆┄┄ 怎麼感覺今年萬里桐每個禮拜都有被離岸流流出的意外,左側消波塊區就是標準會有離岸流的地方,就跟** 福隆東興宮、台東都歷沙灘、基隆大武崙**一樣。 記得海邊玩水原則:遠離消波塊。 在thread上,也有網友 @white_bear_there 提供了現場的救援影片,還原當天的現況。 -- 原本浪還沒到太大,水肺遊客跟裝備陸續被SUP載回來,後來浪濤洶湧,有水肺客面鏡呼吸管裝備都卸下了,腳都踩到地面還來不及走上岸,就連人帶板被捲回海裡。 其他救援的人也好幾度被沖到翻船,有的抓回板子繼續往待救援者方向划,有的板子直接噴飛沖向礁岩,掉下來的人就自由式死命游到其他SUP救援夥伴旁。 「往外划!往外划!」岸上一個女性用力向海中嘶吼。後來救援大隊全部往遠方平靜水域划過去,等待救援船來接駁。這時馬路旁已經停了一輛救護車在待命,還有消防車載著膠筏急駛而來。 -- 感謝這謝SUP救援的勇者,從影片可以看出浪況,在礁石區救援真的非常不容易。 礁石區通常浪亂,往外划是一個相當好的判斷,不然落水頭撞到礁石,大概也直接沒救。 以下還有幾點提醒: 1、救援的人到待救者身邊前,記得要先改成坐划;因為有可能你來不及跟對方溝通,他抓你板直接重心不穩導致落水。 2、翻板救援不適合在這種礁石區使用,風險太高;而且準備過程中,待救者可能又漂走了。 3、腳繩跟救生衣建議還是要穿跟繫。我們都知道情況緊急,但是自己的安全還是最重要的。 ★★★ 📒 好文章分享 ▍感官放大養成,是這次災害給我的啟示 這一次蕉哥去光復救災,受到關鍵評論網邀稿,寫了一篇關於這次出發的起心動念和心得收穫。 我也將稿費捐出,希望能夠盡量幫助到光復恢復。 節錄一小段最重要的收穫,我覺得在玩水安全上很重要的一點,如果你懂得這些事,風險也能降低很多。 分享給大家。 ┄┄◇◆☆★◇◆┄┄ 第一天我選擇加入被安排的志工團,因為我沒有經驗,跟著有經驗的人引導規劃執行,會產生最好的協助效率。第二天光復火車站現場人比第一天更多,我選擇直接往我第一天清潔的民宅走去。 當時我根本沒有記這間民宅的地址,我就依據我前一天回程是如何走回車站的印象前進。手套因為在第一天就用掉了,我直接在路上撿了地上的手套來用。(撿到的手套兩隻顏色不一的,因為不是在同一個時間撿的) 到達民宅跟昨天的屋主打招呼後,發覺今天國軍有到現場幫忙。我們那一間有兩個門牌號碼,總共有十個人來幫忙,他們正在清理最後面的後院淤泥。那邊其實是有一個紗門擋住,沒有辦法全開,因為被淤泥卡住。 因為有十個軍人正在這個狹小的空間清理,所以我並不適合再擠進去,因此我就得想辦法再去找其他事情來做。 我就問了屋主有沒有電動起子或是一般螺絲起子,可以把這個門拆掉。他說他不知道哪裡找得到這些東西。於是我自己在現場找,找到後跟屋主合力把門拆掉,讓清潔效率可以更迅速。 回程走回火車站的路上,我看到地上有疑似沒開過的瓶裝水,我把它撿起來。打開瞬間你就可以感受到是一罐新的水,就直接把它喝掉,而不是去拿救災戶裡已準備好的救災物資,留給有需要的人。 這些都是放大感官後,你可能會注意到的事。 來現場幫忙的人,尤其那些剛開始投入其中的人,需要把自己當做是「1人游擊隊」。因為救災就跟打仗很像,一切都處在混亂狀態,這是非常正常的。 很多人可能在都市生活慣了,或是待在大公司職場環境,會很習慣做什麼事情都有人可以提供周邊協助,提供工具幫助你完成任務。 但是救災現場完全不是這個樣子。如果你不是國軍或沒有加入任何大型志工團隊,你完全必須仰賴自身直覺跟平常累積的經驗去反應你應該要做什麼事。你必須把感官放大,去感知觀察周遭的一切,在有限的裝備資源下,快速決定你的每一步。 也許是因為多年在山裡、溪邊、海邊野營的經驗,還有個人創業超過十年的經驗,我已經非常習慣單兵作戰,自己去想辦法解決所有問題,不管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 這些都會是以後在任何緊急狀況發生時,大家要有的一種心境轉換。這會需要在平常生活中累積很多工作經驗、生活經驗,學會把感官放大,找尋任何能夠協助你完成任務的資源。 大家在日常生活跟工作中,最好都可以慢慢去培養對這種對周遭一切事物的敏感度。 -- 📣本週水安小知識 🌊 開放水域安全課|溪谷 /// 📌「像一條魚LikeAFish」 官網:https://likeafish.com.tw FB:https://www.facebook.com/belikeafish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ikeafish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12:16
  • 新聞報報 #224|如何借浪上岸?/33歲船員下潛找海膽溺斃/光復的志工遠遠不夠
    哈囉~大家好,我是蕉哥。 上周末一年一度泳渡日月潭的挑戰,不知道各位泳士有沒有挑戰成功啊~~~ 如果沒有成功,千萬不要氣餒,明年準備好,再多參加幾次,都是不錯的人生體驗! ┄┄◇◆☆★◇◆┄┄ ⚡️ 本週精選內容 ▍如何借浪上岸? 跳水後, 要爬上岸就要懂得如何借浪上岸! 因為岸邊的礁石、藤壺等尖銳物, 讓你不好上爬 如果你硬爬, 只會被浪打的撞上礁石。 所以你要順著浪上來的時候, 手順勢抓住、腳踩上去, 就可以順浪上岸。 👉 完整影片:https://youtube.com/shorts/IHQkjt2ciFA?si=ugddrsjiPwuVlLKV ★★★ 👨‍💼 新聞報報 ▍11遊客搭遊艇龜山島玩水,33歲船員下潛「找海膽」溺斃 一艘遊艇載著11名遊客體驗帆船和立槳活動,船上一名33歲的船員想下潛找海膽,戴著面鏡就跳下水,上來換氣一次後再度下潛,卻長達3分鐘沒上來,最後救起送醫不治。 當事遊艇水手康先生:「他自己是有經驗的,但是最後聽到的是,他跟他朋友說『我下去找海膽』,最後發現是他已經趴在海底,我划著SUP戴面鏡有看到他,但是因為我自己沒有辦法下到那麼深,所以我趕快請友船的船長幫忙。因為他穿著蛙鞋、戴面鏡,趕快過來才下去把他帶起來。」 ┄┄◇◆☆★◇◆┄┄ 牛奶海行程蕉哥也有參加過,之所以稱為牛奶海,就是因為龜山島的海底熱泉活動,因地底岩漿庫的岩漿沿著裂隙侵入海水,高溫的硫磺泉與二氧化碳等物質噴出,與周圍低溫的海水混合後,形成乳白色、帶有硫磺味的漸層海域。 正常應該不會在牛奶海下潛,但當地也不是那種大家正常下潛的類型。而又因為這幾天有颱風,相信有可能多少海況有受到影響,也增加了玩水風險。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沒有落實"潛伴制度",即便只是Fun dive,有朋友一起看著還是相當重要的事。而且深度不應該超過第二強朋友能下的深度。 就像這次意外,事主沉在海底,船上其他人卻沒有能力下潛,以至於還要找友船支援,錯失了黃金救援時間。 ★★★ 📒 好文章分享 ▍光復的志工遠遠不夠 蕉哥周末去花蓮幫忙。 你以為報導說有很多志工來… 是沒錯,但人遠遠不夠。 一間房10個人清,但10個人清不完一間。 事情比想像的複雜,整個清運流程環環相扣,不是把淤泥挖了倒出來這麼簡單,因為你可能連倒淤泥的空間也沒有。 — 當天問了屋主,他說我們是從災害到現在,第一批來幫忙的人。 在集合的時候,的確有跟我們說今天會去重災區,會去比較遠的地方。 原以為是開車載我們去,結果是走路;走了20分鐘才到,但其實離車站並不遠。 以為災害離我們很遠,但真的也沒多遠;以為現在的社會環境下,大家心會很遠,結果卻離的很近。 如果你有餘裕,歡迎用自己的方式來幫忙。 光復不會這麼快恢復,家園的修復至少兩三個月跑不掉。即便你現在無法幫忙,只要有心,會有你上場的機會的。 願一切順利,願一切平安。 — 給欲前往光復志工朋友們的建議: 9/27上午,災害應變中心將會在光復火車站前,設立志工指揮中心,如果你們不是跟著大型團體前往,請到志工中心登記,現場會安排你們的工作,缺乏器具的也可以當場領取,請不要漫無目的的在光復街上遊走,既沒效率,也可能妨礙到其他人的工作。 關於本次光復當地相關的資訊,不要看太多以免混亂,建議看這幾個就好,其餘事項到現場接受指揮。 跟救災狀況有關的,請看海洋主廚愛爾文的志工須知 https://reurl.cc/5RW6Mz 跟馬太鞍當地各種需求有關,請看馬太鞍部落自救會 https://reurl.cc/MzQb3X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51033993595 周邊狀況及防災整合地圖請看 https://reurl.cc/9nNjqO 尋找住宿地點,請看 https://reurl.cc/z5RvV6 *這裡補充一下,有些民宿有提供房間以外的打地鋪選擇,可以自行詢問。 *拜託大家可以的話,把這些住宿留給最需要的返鄉青年、受災老弱婦孺或是專業就災人員 如果你想要參與團體的救災工作可以參考 壯闊台灣志工 https://reurl.cc/mY5VkY 中華基督救助協會 https://reurl.cc/ZN30NV 法鼓山花蓮精舍 https://reurl.cc/nYd9v8 慈濟慈善基金會 https://reurl.cc/1OAdvQ 資訊更正補充:台鐵有提供救災團體團進團出,可免票進出,但需要由該團體支付車資喔! 如果有專業能力,如園藝泥作師傅、水電師傅、鐵工師傅、高壓清洗師傅 請連繫林立青 https://reurl.cc/ekle2K 連假一定會有很多鏟子超人出現在光復,在這裡再次呼籲,除非有載運機具、器材,否則請搭乘火車到光復火車站,道路交通也是一種資源。這兩天有需要住宿,請在花蓮市區附近,不要佔用鳳林鎮上寶貴的住宿,留給專業人員可以就近往返需要的地方。 如果你有特殊的資源可以協助 馬太鞍部落可以聯絡 總幹事張志雄0960-514-994 曾添義 0958-217-309 馬耀 0963-054-514 王念主 0981-042-045 阿陶莫部落可以聯絡 村長黃建桐 0910-273519 鄭敏芳 0988-126744 如果要尋找當地親友的,可以在以下避難窗口詢問 馬太鞍 長老教會|蔡智輝代表 0919-965120 光復親子館|曾秀琴 0955-514994 光復國小|梁家瑋 0930-265833 大進國小|0910-072106 大全活動中心|0975-769085 太巴塱 張進光神父 0905-356177 曾淑惠 0926-290128 Foday 0916-951741 太巴塱教會支援中心站|曾小姐 0980-285961 感謝大家協助光復重建家園。 /// 📌「像一條魚LikeAFish」 官網:https://likeafish.com.tw FB:https://www.facebook.com/belikeafish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ikeafish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11:24

Mais podcasts de Ensino

Sobre 救生日常

救生日常是荷蘭游泳教育品牌「像一條魚LikeAFish」的podcast 節目,我們會在節目中分享救生的日常、分析最近的溺水事件、以及談談最重要的水域安全觀念與水中自救技巧。 👉 像一條魚:https://likeafish.com.tw 👉 E-mail:[email protected]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ite de podcast

Ouça 救生日常, Flow Podcast e muitos outros podcasts de todo o mundo com o aplicativo o radio.net

Obtenha o aplicativo gratuito radio.net

  • Guardar rádios e podcasts favoritos
  • Transmissão via Wi-Fi ou Bluetooth
  • Carplay & Android Audo compatìvel
  • E ainda mais funções
Aplicações
Social
v7.23.11 | © 2007-2025 radio.de GmbH
Generated: 11/4/2025 - 10:14:20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