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RND
PodcastsNegócios雪球·财经有深度

雪球·财经有深度

雪球
雪球·财经有深度
Último episódio

Episódios Disponíveis

5 de 1100
  • 2970.茅台价格魔咒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茅台价格魔咒,来自郭施亮。8月28日,寒武纪继续大涨接近16%至1587.91元/股,按照收盘价计算,寒武纪股价超越贵州茅台,但是,从股票市值来看,寒武纪最新市值为6643亿元人民币,仍然远低于贵州茅台。与寒武纪屡创历史新高的价格表现相比,今年以来茅台的走势却逊色不少。在今年上证指数大涨近15%的背景下,茅台股价却下跌了3.36%,在最近几天A股加速上涨的过程中,茅台股价却走出了独立调整的行情,与寒武纪的价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否意味着茅台正式走下了“神坛”?自贵州茅台上市以来,茅台价格魔咒一直存在。从2001年茅台上市以来,茅台经历了A股市场两轮大牛市,还有多轮的中级上涨行情。在此期间,但凡股价超越贵州茅台的,都基本上深受茅台价格魔咒的困扰,短暂登顶A股股王的上市公司,要么步入漫漫熊途,要么公司基本面快速变脸,可以维持股价高位的公司,却寥寥无几。例如,在2015年,A股市场诞生出两家股王,分别是全通教育和安硕信息,当时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两家上市公司的股价遭到市场的大幅炒作,公司股价短暂超越了茅台的股价。然而,好景不长,这两家上市公司在短暂超越茅台股价后不久,却开始步入漫漫熊途的行情。包括全通教育、安硕信息在内的高价股,却调整了十年之久,股价也较历史最高位缩水了八九成。寒武纪到底是A股的新王,还是全通教育、安硕信息的复制版?归根到底,短期看市场情绪,中长期还是要回归到公司的业绩表现。茅台为何一直保持着A股股王的地位?从本质上分析,与茅台优秀的基本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性。即使是当前白酒行业处于深度调整阶段,但茅台也是白酒行业中少数保持高个位数增长的上市公司。一旦白酒行业开始走出低谷期,估计茅台又是率先引领行业反弹的投资标的。与当年的全通教育、安硕信息相比,寒武纪恰好踩中了AI算力的风口,而且从今年一二季度的业绩表现来看,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这也为寒武纪超越茅台股价创造出有利的条件。AI算力资本开支持续增长、国产AI芯片在加速替代,这些因素都可能成为寒武纪业绩大幅增长的核心推动力。然而,根据寒武纪的收入数据预测,今年营收可能是50亿元至70亿元,净利润也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是,50亿至70亿的营收,却很难支撑起6600亿元的市值规模。也许,市场按照2026年的收入为寒武纪进行估值定价,即使在今年的基础上,收入再翻一番,寒武纪的估值依然是不便宜的。在市场投资热情高涨的背景下,可能市场已经按照2030年以后的收入进行估值了,短期股价受到情绪面的影响更大。虽然这几年茅台的业绩增速在放缓,但茅台依然是A股市场中的优等生。哪怕茅台把股王的位置正式退让给寒武纪,但按照茅台的收入水平与盈利能力,中长期内股价与股票市值规模排在A股前五名的位置,应该是问题不大的。这一轮的A股牛市,属于少数人赚钱的牛市。如果投资者未能参与到AI、科技、稀土等行业之中,那么很有可能在这一轮牛市中赚不了钱。然而,在市场容量规模越来越大的背景下,齐涨齐跌的行情已经成为了过去式,未来的A股市场大概率延续着结构性的牛市行情。在结构性牛市的背景下,机构抱团的现象可能会成为常态化现象,短期看市场情绪的变化,但中长期始终要回归公司基本面、公司业绩的表现。
    --------  
    5:00
  • 2969.应对短期调整的策略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应对短期调整的策略,来自无声。预期中的调整,还是来了。这段时间我们说的比较多的,一个是反复提醒市场短期调整的可能性,第二个是坚定对“中国资产价值重估+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双β逻辑的信心和定力。当我们预期短期调整将要发生的时候,有什么应对的策略,以及我们会采取什么方式应对呢?今天借着市场的调整,跟大家聊下思路。我们认为应对短期调整的方式可能有两种,一种是仓位上的控制,一种是节奏,也就是调整不同的方向。利用仓位去对冲短期市场的调整可能性,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时间点位不好精准判断,空出一部分仓位,可能并不一定能等到更便宜的买点,毕竟如果认为中长期向上的,波动可能不会改变趋势。第二,调整重新介入的时间点,可能会发生在某个交易日的盘中,这就需要在交易时间内一直盯盘。对于场外指数基金、基金投顾组合形式进行风险资产配置的资产,是以T日收盘后的净值成交的,或不适合这种策略。总体而言,用仓位对冲市场短期调整的可能性,对于能力、精力、时间的要求都比较高,并不适合绝大部分普通投资者。而控制节奏、适当的调整方向,可能是比较适合普通投资者,也适合以场外指数基金、基金投顾组合形式进行风险资产配置的资产。这里面有三个原则:首先,一定要选准并且不偏离主线。无论市场如何波动,在市场整个上涨周期没有走完之前,不要偏离核心主线,哪些是核心主线呢?在过去的2022-2024年持续的每周一的定投发车中,我们无数次跟大家沟通过了,从中长期看,或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板块,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芯片等方向,以创新药为代表的医药医疗板块,包括创新药、疫苗生物、医疗器械等,以消费红利为代表的基础消费板块包括恒生消费、消费红利、可选消费等,以恒生科技为代表的港股板块,包括恒生科技、恒生消费、恒生医疗等。再就可能是以红利低波为代表红利风格,长期来看也适合符合风险承受能力、风险偏好相对较低的投资者。现在,我们还会增加一个板块作为我们中长期重点关注的方向,资源周期;包括稀土、锂钴、黄金等方向,我们认为有可能会受益于美联储降息,以及产业发展和风险对冲。其次,短期涨的又急又猛的或可考虑适当降低关注。在主线范围内,我们认为,如果一个细分方向在短期内出现快速、迅猛的行情,涨的又急又猛,是可以考虑降低一部分关注的,然后增加其它方向的重视。也就是不断的在主线方向内,根据彼此之间的市场表现情况,进行一定的再平衡。当然,这里有个前提,要区分两种情况:第一种,刚刚脱离底部区域的急涨快涨不用降低关注,反而可能是增加关注的时机点。第二种情况,早已经脱离底部区域,进入到上涨周期的,这种短期的急涨快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会考虑适当的降低关注。最后,配置要优先于收益率。随着低利率时代的到来,随着大家对于风险资产的认识加深,大家最终一定会明白,资产是用来管理的,风险资产配置的重要性,而不只是追求潜在的收益率。绝大部分情况下,收益和风险是正相关的,想要更高的收益率必然要面对更高的风险,做好这个准备了吗?对于后市,我们认为市场的调整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此一时彼一时,如同我们昨天讲的“如果说2024年9月24日-10月8日市场短期的暴涨是一针市场兴奋剂,把市场从底部区域重新激活;那么2025年6月24日-8月25日的持续上涨的行情就像是市场的集结号,随着时间的发酵,会让更多的投资者开始认识到中国资本时候进入到新的上涨周期,认识到中国资本市场发生的深刻变革。”整个中国资本市场中长期投资的底层逻辑已经发生变化了,如果这次短期调整能够持续一定时间和幅度,对于很多还没有能够做好布局的投资者来说,也许,算是一次时间窗口吧。
    --------  
    5:25
  • 2968.“易中天”的半年报,哪家更强?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易中天”的半年报,哪家更强?,来自围棋投研。估计读者们都希望看到寒王的分析,但思来想去还是算了,毕竟短期涨得太好,好像怎么聊都不太合适,不妨就先放一放。最近市场很流行“纪连海”,也就是寒武纪+工业富联+海光信息,但相较而言,我依然更愿意关注“易中天”,即新易盛、中际旭创和天孚通信,核心原因是业绩的可预测性。首先,三家上市公司都发布了半年报,我们可以简单来分析一下。把3家上市公司放到一起看,更直观。从体量上来看,是新易盛和中际旭创更大,天孚通信相对小一些;从增速上来,看是三家都很不错,新易盛更胜一筹,主要是下游客户订单的放量;从现金流来看,现金流都很健康,自由现金流基本都是净利润的一半左右;从盈利能力来看,都很强,毛利率是偏上游的天孚通信更强,净利率是新易盛最优;从净资产收益率ROE来看,半年度数据都很惊人,新易盛38%尤其“逆天”;从净营业周期方面来看,是天孚表现最好,基本上维持2个月多一点;从股东结构来看挺有意思,机构持股是递增、外资比例是递减,说明新易盛更受外资欢迎,天孚更受内资欢迎,中际则是居中。总结为一句话:“易中天”三份答卷都很优秀,其中新易盛增速最猛、中际旭创体量最大、天孚通信盈利能力最强。其次,看看单二季度有没有超预期,以及为什么超预期。虽然都是光模块赛道,但每家龙头都有自己的特色,逐个拆分下:首先是新易盛:预期净利润18-20亿,实际23.7亿。超预期。卖货的路子更广,不光直接卖给Meta和AWS这些大厂,还通过设备商把货卖给XAI和Oracle,甚至帮Mellanox代工,间接把货卖到英伟达,海外市占率不断提升。高级产品卖得更多,一季度主要是卖400G,800G客户只有Meta,记住800G肯定比400G要贵就行,二季度巨头都开始大量买800G,甚至给Mellanox代工的1.6T(等于1600G)也开始交货。再来看中际旭创:预期净利润18-20亿,实际24.1亿,超预期。收入结构是全面开花,400G老产品生命周期延长,800G产品新增AWS以及设备商需求,1.6T新产品加速放量,甚至交付高峰期是在下半年。相对于其他家都是外采硅光芯片,中际是基于自研硅光芯片封装,而自研就能控制成本,因此硅光的放量及良率提升都在加速盈利能力的释放。最后是天孚通信:预期净利润4-5亿,实际5.6亿,超预期。毛利率是环比下滑的,主要是产品结构、泰国工厂效率偏低以及年降等多重因素影响,但费用率收窄后,净利率不降反增,证明规模效应起到了作用。无源器件增长不算高,但在虚拟经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场景推动下,全球数据中心持续扩容,有源器件增速越来越高。有没有发现,虽然每家光模块龙头都有自己的小故事,但大方向有迹可循,一是全球数据中心的需求越来越多,海外各家互联网厂商都在扩容,行业景气度很高;二是每家都能分到一杯羹,既证明了国内产业链的竞争优势,也意味着越来越能看到规模效应;三是都在努力把产品越做越高级,毕竟越高级就能卖得越贵,毛利率能提升不少,就有净利润的提升空间。至少从上半年而言,光模块的全球景气度非常高,龙头企业的财报都很优秀且超预期,就看下半年的高价值量产品出货以及各家的降本控费能力了。接着,不妨再来看看“易中天”的市场表现。短期维度,今天市场是大幅回落,3家龙头还能上涨不容易,说明行业热度及业绩超预期带来了超额收益;中期维度,无论是月度、年度还是今年4月份以来的底部反弹,都是和半年度净利润增速成正比,增速最高的新易盛,得到了最大的涨幅;长期维度,如果是从2021年初算起,5年不到的时间,最少的中际旭创有7倍收益率,而新易盛则是13倍,非常惊人。因此,就像昨晚聊到的,所谓题材概念股,如果能够满足“锦上添花”就会更有说服力,景气度向上+业绩超预期=大幅上涨,同时业绩弹性越大就增速越高。至于估值,这3家企业今年PE估值都是40-50倍,明年市场一致预期下是30-40倍,是高还是低,就要留给球友们自己判断了。最后,今天市场波动挺大,上午和下午就宛如两幅面孔,能给到的就是两个建议:一是要做好分散投资和分批买入,宁愿少赚一些,也不要承担太大的风险;二是牛市并没有到顶部,很多核心资产都没有超过2021年高点。
    --------  
    6:25
  • 2967.英伟达4w亿美金市值背后的“算力挤兑”和“供应商锁定”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英伟达4w亿美金市值背后的“算力挤兑”和“供应商锁定”,来自橙子不糊涂。2025年07月9日英伟达市值突破4w亿美金市值,很多投资者都有期待,但真的看到那个数字跳动着突破40000的时候,还是非常激动的,大呼牛啤。直接讲核心观点,本轮英伟达持续创造历史、今天更是突破4w亿美金市值,同时博通、台积电也持续创新高背后的核心逻辑只有1个:未来18个月里,北美AI巨头进行的“供应商锁定”战争将带来前所未有的算力挤兑。下面我们详细聊聊。这一切的起因要从3月26号的“吉卜力”风暴说起。这一天OpenAI官宣GPT-4o全新的文生图模型,称其是“迄今为止最先进的图像生成器,具有高度准确和风格化的视觉效果”。也许是剧本,也许真就是神来之笔,Sam与其他两位同事在现场拍了合照,然后直接要求GPT-4o生成一张动画风格的图片。演示过程中,Prompt并没有提到“吉卜力”,可能因为之前他们有试用过、有记忆,或者其他什么原因,GPT-4o生成了一张吉卜力风格的合照图,这图片的准确度简直是逆天,“吉卜力”风格文生图在1天之内火遍全世界…Sam说:“请各位停止生成图片,这太疯狂了,我们团队需要休息”。接着我们看ChatGPT的用户增长轨迹:2022年底-2023年3月,ChatGPT横空出世,3个月内用户数突破1亿;2023年3月,GPT-4发布,用户数从1亿飙升到3亿;2024年12月,OpenAI 发布Sora,用户数从3亿飙升到4亿…2025年3月,吉卜力全球出圈,1小时增长100万用户,1个月周活跃用户翻翻,从4亿到8亿…我搜索了些数据,我们可以来看一下:目前ChatGPT在全球已经拥有2.25亿日活移动用户,其他竞争对手不足5000w;ChatGPT移动端日活跃度数量在6月同比增长了503%。但ChatGPT并没有干掉谷歌,谷歌移动端有20亿日活跃用户,而且在5月和6月都同比增长了13%。7月最新的数据,Perplexity 的全球流量环比增长6%,达到430万次访问量,同比增长176%;Claude的流量环比增长17%,达到380万次访问,同比增长156%。年龄在16-24岁之间的用户越来越多地使用谷歌进行产品研究,谷歌还在较基础的流量中获得了更多份额,有30%的16-24岁用户表示,当他们确切知道自己想要购买什么产品时,首先会访问谷歌,这主要是从亚马逊那里夺取的市场份额。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首先,ChatGPT已经在AI应用里获得了明显的领先优势,对谷歌造成了明显的冲击,尤其是在AI应用领域;其次,但谷歌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流量入口,并且借助Gemini在快速追赶ChatGPT;而且其他已经领先的模型,比如Perplexity、Claude,绑定AWS的也都在快速成长;所以我们可以预测,未来18个月,OpenAI和谷歌继续保持加速增长,尤其是考虑到OpenAI即将释放的GPT-5,同时谷歌也发布新的大模型,每一次OpenAI跨代的产品发布都会产生新的流量虹吸,带来真正的“供应商锁定”。也就是说,结合记忆+用户数据导入,大量用户会选择ChatGPT或者Gemini作为自己的首选、日常AI大模型工具,而不会再“试一试其他模型”。这意味着:大模型战争的初代胜利者已经出现,而其他巨头只能深耕垂直领域,某些比如Meta甚至可能被玩儿坏这就能很好理解为什么Meta最近那么疯狂的抢人,一旦有了10亿大模型用户,OpenAI必然可以涉足社交等等领域,Meta拉垮的模型基本上毫无悬念的被砍瓜切菜。所以,未来18个月,巨头只能选择海量投入资源,确保不被其他对手抢走自己的用户。如果想要留住用户,就要事实上“降费用”,或者同样的费用提供更高阶的服务。OpenAI搞的2w美金每年订阅纯属“AI能力宣传”,对于用户竞争毫无意义。未来只能用2000美金费用,提供过去2w美金的产品,才有意义。那么打价格战需要什么?需要海量算力投入,从而可以训练出超强的模型+低延迟+少宕机+强推理,甚至需要搞营销,限时降价、乃至免费,潜在的赢家迹象目前已经非常明显,面对未来数十万亿美金的超级市场,想继续留在场内玩家的一定要确保自己不被甩下车,所以抢夺用户将是未来18个月的唯一目标…为什么是18个月?因为刚巧不巧,大家ASIC的进度基本都是在明年爆发。加强英伟达的GB300和Rubin,明年将会是所有大型科技巨头资本开支“大超预期”的一年。“被扔下牌桌”的紧迫感,会让各个巨头事实上的出现算力挤兑,所以可以看到OpenAI寻求向谷歌采购TPU、谷歌只愿意卖上一代,以及Meta疯狂挖角OpenAI,搞乱整个硅谷AI薪酬结构。如果你是北美大模型公司的创始人,你能感受到恐慌么?根本原因还在于:大模型能力的跃迁,已经真实的可以替代大量的中、高水平人类工作。最近微软动作不少。微软先是要求所有员工必须每天使用AI工具办公。然后在裁撤AI工程师团队,因为有一些项目50%的代码是使用ChatGPT来⽣成的。未来整个公司由AI ⽣成的代码将有20%增加到 30%,微软正在快速整合这类技术。做个总结,诚然,英伟达还有一些主权AI的增量,但是主权AI的营收增量并不能带来太多的估值提升。而北美巨头的供应商锁定战争带来的算力挤兑预期,才是这一轮英伟达和博通齐刷刷新高再新高,而且看不到停止的迹象的根本原因!资本市场就喜欢抢、喜欢资源恐慌,那么资源提供商就会起飞。Meta抢了人才,属于智力恐慌;抢人之后呢?还是得投算力,又催化了算力挤兑…这循环恐怕在座次尘埃落定前,都只会持续加强。
    --------  
    8:02
  • 2966.希望与球友们顶峰相见的日子能晚一些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希望与球友们顶峰相见的日子能晚一些,来自招财自由人。随着鲍威尔的口风变软,以及特朗普一而再、再而三的push,全球市场已经心照不宣:全都奔着降息交易去了。9月降息概率超过九成,美元开始“出逃”。这意味着,随着美元降息,美国资产的吸引力下降,全球资金为了保值增值,就会从美国流出,去找更便宜、更有潜力的标的。放眼世界,欧美资产偏贵,中国就成了最显眼的那块“洼地”。此外,最近市场还有个特别的现象:从4月份开始,股票和10年期国居然一起涨,出现了“股债双牛”的行情。要知道,股票和债券的脾气通常是反过来的——比如经济过热的时候,企业盈利好,股票会涨,但债券往往会跌;而经济衰退的时候,大家更愿意买稳健的债券,债券会涨,股票反而容易跌。现在两者一起涨,答案只有一个:有大量新的资金涌进了市场,这其实是一轮靠“钱够多”推动的行情,也就是常说的“流动性牛”。背后的原因也很清楚。一方面,央妈虽然暂时还无法降息,但也不愿意看到债券大跌导致利率被动提高,之前释放了6000亿的中期借贷,给银行注入了一笔大资金,让市场里的钱又变多了,变相也能托起债市;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在忙着抢筹优质资产,普通老百姓也在调整自己的财富配置,把钱从其他地方转到市场里。再加上美联储马上要降息,咱们央行未来降息的空间也被打开了——追求稳健,需要拉长久期的低风险资金,会选择买长期债券;愿意承担一些风险、想赚更多收益的中高风险资金,会去买股票等权益类资产。此外,还有些外资也在提前布局中国市场,这些因素加起来,就推动了这波股债一起涨的行情。另外,解答一下昨天小伙伴们的疑惑:行情这么好,我8月26日为什么会说“如果市场继续加速上涨,就要减仓;反而要是回调了,倒不如卧倒不动”?其实原因很简单:不是不看好A股,而是当前A股需要一个“阶段性筑顶”的过程——也就是通过震荡,把那些已经赚了钱、想落袋为安的“浮盈资金”消化掉,让筹码换手更充分,让资金充分在各个板块轮动起来,这样才能筑牢当前的平台。就像跑步一样,快速冲刺之后,必须有个中场休息,才能让接下来的上涨更健康、更持久。我觉得最理想的调整方式,是在3850点到4000点这个区间里横盘震荡,但市场具体会以什么样的形式调整,是单边阴跌补缺还是快速回调,亦或如我所愿横盘盘整,没人能预测到。我之前态度很坚决,不做日内T,不做短线,不做波段,满仓半融资卧倒不动持盈就好。大盘被我昨晚一嗓子喊怕了,不仅没给减仓机会,还把我准备要剁的港股证券打下去几厘米,跌的好哇,后续能和创新药、算力比肩的潜力板块也就属证券了,不给机会就不卖了,继续选择均衡配置开超市。下半场刚刚开始,现在踏空风险依旧大于回调风险。暂时还没到把股市当围城的时候,你都猜不到外面有多少钱想进来。如果股市有确定性,那也只能是模糊的确定性,最后说说我自己模糊的判断吧:4000点之前,丢掉任何筹码,都是“绝对亏损”的风险;4000-4500点,卖掉部分筹码可能会少赚一些很,属于“相对亏损”的风险;但如果到了4500点之后,风浪又大鱼又贵,筹码丢就丢了没什么可惜的,相当于避开了波动带来的风险。最后,牛市不猜顶,希望与大家、与中国资产顶峰相见的日子,晚一些,再晚一些!
    --------  
    4:40

Mais podcasts de Negócios

Sobre 雪球·财经有深度

精选6300万投资者的在线交流社区-雪球站内的优质干货内容,解读热门个股、热点事件,分享投资理念、方法技巧。6300万投资者在线交流,一起探索投资的智慧。上雪球App,和6300万投资者在线交流,多空观点尽收眼底,陪你踏上财富滚雪球之路。
Site de podcast

Ouça 雪球·财经有深度, G4 Podcasts e muitos outros podcasts de todo o mundo com o aplicativo o radio.net

Obtenha o aplicativo gratuito radio.net

  • Guardar rádios e podcasts favoritos
  • Transmissão via Wi-Fi ou Bluetooth
  • Carplay & Android Audo compatìvel
  • E ainda mais funções

雪球·财经有深度: Podcast do grupo

Aplicações
Social
v7.23.3 | © 2007-2025 radio.de GmbH
Generated: 8/31/2025 - 8:45:35 AM